收藏本站
进入论坛

[板件评测]号手-1/48米格-23M"鞭挞者-B"战斗机(02853)-封绘及简介

发布时间:2012-11-14 作者:点阵迷彩 来源:百度模型吧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简介
许多人在回顾米格-23 的战史时,往往认为米格-23 是一种迟到的战斗机,以至于不得不与西方第 4 代战斗机(俄标)对抗,造成了其总体上可称悲剧的战史(即使完全根据俄罗斯资料,米格-23 也非胜者)。但是仔细分析起来,米格-23 的诞生时机似乎也是历史的必然——由于二战的巨大破坏,苏联在战后一段时间内国家实力相对孱弱,这使其一直将国家战略定位于防御,因此便强调空中力量在国土防空中的作用,同时由于技术能力的限制(如航空发动机耗油率较高,推重比小,机载设备笨重等),其作战飞机只能设计得很轻并且几乎都只能做拦截机使用。到了 60 年代,苏联经济和技术实力得到了增强,开始执行与美争霸的全球战略,客观上需要具有进攻能力的歼击-轰炸机。同时 1964 年 10 月勃列日涅夫的上台使苏军前线轰炸航空兵摆脱了赫鲁晓夫所信奉的“导弹代替飞机”观点的影响而重新得到重视,米格-23 和稍后更强大的苏-24(北约称呼“击剑手”)便由此诞生了。
 
另一方面,米格-23 系列从设计思想上看在当时也未必落后。米格-23 本身虽无精确对地攻击能力,但其攻击型米格-27 原型在 1970 年 8 月 20 日便实现首飞(此时距米格-23S 首飞才 1 年多),并与米格-23 一起从 1973 年开始投入大批量生产,而美国空军尽管在 1961 年就已决定采用 F-4(原称 F4H-1),但 F-4 系列中的第一种多用途型——F-4E 也是在 1967 年 6 月才试飞的,只是该机此时已经较为成熟,在技术和作战性能上均领先于后来的米格-23。
 
米格-23 战斗机对于中国有着特别的意义。一方面,中苏关系破裂之后中国一直极度关注苏军军事打击力量的发展,大航程、多用途的米格-23 装备苏联空军歼击-轰炸航空兵后形成的威胁是促成中国第 3 代战斗机(按我国战斗机发展历史划分)—歼 8B 诞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米格-23 的大量出口又使中国获得了直接研究它的机会(尽管只是 MS 型),其腹鳍、差动平尾、双管航炮、机翼和尾翼后缘的蜂窝结构等数十项技术为中国所借鉴或提高,从而使我国第 3 代战斗机在性能上实现了跨越,并在综合作战性能上实现了对前者的超越
 
封绘
号手-1/48米格-23M鞭挞者-B战斗机(02853)版件评测
     支持模型网请从下列淘宝链接进入购买 (以下链接从淘宝网自动筛选获取)
 暂无  暂无  暂无

评论



[错误报告]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推荐网店

模型制作入门完全手册

最新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