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网发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2491|回复: 16

[陆军装备] 【模型网评测】AFV Club M60A1巴顿主战坦克(AF35060)(代人有天收发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10 14: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模型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用户

x
本帖最后由 PaladinLJJ 于 2015-10-30 17:45 编辑

感谢AFV Club国内代理商提供评测样品。本文由www.moxing.net(模型网)独家刊发,其余网站欲转载请注明出处及链接。


Part I M60的历史和模型

      M60系列主战坦克名声虽不如M1响亮,但M60的模型在国内很受欢迎,不论是美军的原版还是以色列改装的马加奇都有很多同好制作。市面上现有各类的M60模型都是较早产品,细节外形都有或多或少的缺憾;现在AFV Club推出了全新的M60A1,将为各位同好带来一个更好的选择。

转职:从重型坦克到中型,再到主战坦克

      二战后美军的主力坦克一脉相承。二战时为了对付虎、黑豹等M4谢尔曼难以应付的德军战车,美国研制了M26潘兴重型坦克,因为M26动力不足,研制了改进的M46巴顿,并且改称为中型坦克,而在朝鲜战场上不论M4A3E8还是M46对T34/85优势都不够大,继而又研制了主要改进火炮的M47巴顿中型坦克,计划替代全部M4谢尔曼和M46。因为M47本身只是应付朝鲜战争的过渡产品,并未打算长期装备,1952年一身毛病的M47还未面世,M48巴顿中型坦克的研发就已经开始。M48参考计划中的重型坦克T43(在WOT玩M18的我表示拿T43没办法)重新设计而来,使用和M47相同的主炮,但外观完全不同,采用新的半球形炮塔和车体,成员由5人变为4人,并且在不断的改进中逐渐成熟和可靠。
      就在北约的高官们安心以为有款坦克可以阻挡苏联的钢铁洪流时, 1956年入侵匈牙利的苏联装甲部队让北约惊醒,苏军装备的T-54中型坦克比M48更强大,T-54拥有大威力的100mm主炮,装甲也很厚,并且拥有良好的防护外形。好在此时英国人的火炮科技树再次发威,威力强大的105mm L7主炮成了对抗苏联人新坦克的利器,美国赶紧引进并命名为M68坦克炮,同时以M48A2为基础,开发装备新主炮、新发动机和改进车体外形的新坦克,伴随着新的坦克命名方式,M60主战坦克问世了。另一方面,M60系列的很多技术,又反过来帮助已经大量装备的M48改进以提升战斗力。从重型坦克M26潘兴,再经过中型坦克M46、M47、M48三代巴顿,到主战坦克M60使得美国终于拥有了真正的主力二代坦克。
图1.png

升级:不断改进的M60
      M60系列主要有M60基本型,M60A1、M60A2、M60A3,以及一系列实验型号,其他衍生型号还有M728工程坦克,M60ABLV架桥坦克等。
图2.png

        M60于1960年开始装备美国陆军,M60和M48A2的主要不同在于:
•        使用了新的M68 105mm主炮;
•        使用新的前缘平直的车体替代原来的前缘船型车体;
•        采用新的负重轮;
•        增加了内部油箱以提升行程;
•        采用新的柴油发动机;
•        炮塔沿用原来的M48A2的半球形炮塔,但是使用新的M19车长指挥塔。
M60和M48A2外形差异比较明显。值得注意的是,车长指挥塔上的机枪是M85 12.7mm机枪,而不是常见的M2,主炮并列机枪是老式的M1919A4。
图3.png

      1962年改进后的M60A1开始服役,主要改进是采用新的长鼻型炮塔,拥有更好的防弹外形,内部空间更大,并用机电模拟式计算机代替了原来的机械式计算机。M60A1随后还有三次大的改进:
•        1971年开始改进的M60A1 AOS,主要改进在于采用了AOS系统(Add-On Stabilizer,直译是附加稳定系统,即火炮稳定系统),使得M60A1拥有了行进间射击能力;开始采用新的T142履带,替代旧的T107(T92E2)履带。
•        1974年开始改进为为M60A1 RISE,第二次改进是推行 RISE(Reliability Improvement of Selected Equipment,直译是“精选设备可靠性提升”)计划,进一步提高可靠性,最大的升级是更换寿命更长的引擎。
•        1977年开始改进为M60A1 RISE PASSIVE(美国佬很喜欢这种几个单词首字母再凑个单词的调调),增加了深水潜渡设备,为提升夜战能力增加了夜视设备,包括红外线搜索灯和被动夜视镜,以替代之前在主炮上的氙气探照灯(开啥远光灯?!你以为你是IJN啊!);另外1979年开始加强炮塔座圈防护,炮塔座圈比以前要大一圈。美国陆军在M60A1上发展出了ERA外挂反应装甲,但是自己没有列装,而海军陆战队则为自己的M60A1采购并装备了ERA。

M60A1的模型,除了此次的评测主角:AFV AF35060,常见的还有田宫海军陆战队版M60A1:35157,以及田宫的25166,爱德美的1349、1390、13240,意大利的6397,此外还有非常罕见的郡士G-715;当然也包括小号手和正德福对应的产品,1/72的有Revell的03168,1/48的产品较老且受众较小,就不做介绍了。
图5-1.jpg

T142履带和T107(T92E2)履带的可动链接履带,塑胶和金属产品都有;塑胶产品AFV自己很早就推出过,编号分别是AF35005和AF350010,威骏的产品较新,编号分别是AB3529和AB3563;金属履带有FM、黑桃和其他品牌的选择,FM产品编号分别是ATL-142和ATL-143,黑桃的编号分别是35139、35139S和35138、35138S。
12.jpg

      1972年开始装备的M60A2,外形如同外星科技一般独特,因此获得昵称:Starship星舰。最早田宫推出了对应模型,编号89542,里面的车长脑袋很大也像外星人;现在又即将有新的选择:爱德美13296和威龙3562.
图6.png 115403lv8bhzwvbh48hv4n.jpg
22414acad1c8a786ea23d3326109c93d70cf505b.png

      美国陆军高层当时认为,在远距离上导弹比传统火炮更能击毁对方坦克(同期的苏联人也有同样毛病,所以用M60同代的T-62搞出了IT-1导弹坦克,见小号手相关模型),因此M60A2使用和M551空降坦克相同的XM162 152mm滑膛炮炮塔,可发射橡树棍炮射导弹和普通炮弹。题外话:当时M60A2炮塔预先制造200个,但没有车身可用,就挪用了M60的车体;而多出来的M60炮塔,就计划装在M48A3的车身上,这就是M48A4,最终M48A4并未量产。大多数的M60A2在后来被改装为M60A3或架桥坦克等工程车辆。

      1978年面世的M60A3,是在M60A1基础上大幅升级而来,主要区别是:
•        火控升级,加装激光测距仪,固体弹道电脑,横风感应器等(A3和A1的主要外观区别之1),提高命中率;
•        采用带热护套的M68A1主炮,比M68主炮炮管更粗(A3和A1的主要外观区别之2);主炮并列机枪则改装M240通用机枪;
•        炮塔前方两侧加装M239 66毫米烟幕弹发射器(英国的L8A1美国引进版,1977年后M60A1也同样开始加装。主炮是英国的,烟幕弹发射器是英国的,0.30机枪是比利时的,扬基们真是讲究实用 ,拿来就用啊)。

      以上这些改进赋予M60A3比之前更强的战斗力。M60A3随后更升级到M60A3 TTS,主要是再次升级了夜视装置,再次提高了夜战能力;在外观上,A3 TTS的炮长观瞄设备稍大,而且分成两块,如下图。
图7.jpg

M60A3常见的模型有田宫35140,爱德美的TA060(来源似乎显而易见),其他还有Revell1/35的03057,1/72的有Revell的03140、03175。除了上面介绍的塑胶整车套件,还有牛魔王等品牌的蚀刻片,RB、DEL等推出的金属炮管,DEL、传奇、威灵顿、黑狗等推出的树脂炮塔、车长指挥塔、发动机、包裹等升级改件,有兴趣的同好不妨在某宝或者某bay等地搜索
图8.jpg

      M728 CEV(Combat Engineer Vehicle)战斗工程车,或者叫工兵坦克。M728非常好识别,在炮塔上装有A字型液压起重臂,主炮更换为165mm的M135火炮(英国L9A1的美国引进版),用于发射大口径炮弹来攻击路障、障碍物及桥梁、铁路设施和坚固工事(英国人在二战就有同样工种的丘吉尔和克伦威尔,美国人这次又不是原创)。M728据笔者了解目前还没有塑胶整车套件,国外有树脂炮塔改件,只是购买就要费一番脑筋了。

爆款:满“屏幕”都是M60

      M60产量超过15000辆,装备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横跨欧亚非拉各大洲,称得上是畅销全球。M60参加了冷战后的各大战争和冲突,相比主要对手T-54/55/62/72,M60虽然装甲防护仍显不足,加上车身高大被弹面积大,在高强度的战斗中损失不小;但M60拥有威力强大而精确的主炮,相对先进的火控系统,相比对手而言整体略胜一筹。M60实战经验最丰富(也是二战后坦克作战经验最丰富)的以色列更是改进出了马加奇6等更强大(且外观极具特色)的型号。马加奇的模型有爱德美的1358、1367、13247(看来是1358的马甲)、13281以及最新的13297马加奇7C,还有意大利的 6391。话说马加奇主炮两边的烟幕弹发射器非常亮眼,高达和超时空要塞里类似的导弹发射器灵感也许来源于此
图9.jpg

    AFV应该还会不断推出M60家族其他型号的模型,各位同好拭目以待吧。

    M60A1、A3的实车照片,请参考本站帖子:http://www.moxing.net/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8990
 楼主| 发表于 2015-4-10 15:3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aladinLJJ 于 2015-10-30 02:14 编辑

Part II 说明书

IMG_20150325_0004.jpg
IMG_20150325_0005.jpg
IMG_20150325_0006.jpg
IMG_20150325_0007.jpg
IMG_20150325_0008.jpg
IMG_20150325_0009.jpg
IMG_20150325_0010.jpg
IMG_20150325_0011.jpg
IMG_20150325_0012.jpg
IMG_20150325_0013.jpg
IMG_20150325_0014.jpg
IMG_20150325_0015.jpg
IMG_20150325_0016.jpg
IMG_20150325_0017.jpg
IMG_20150325_0018.jpg
IMG_20150325_0019.jpg
IMG_20150325_0020.jpg
IMG_20150325_0021.jpg
IMG_20150325_0022.jpg
IMG_20150325_0023.jpg

说明书比较详细,依旧用上田信的插画直观的展示M60的发展历史,这一点值得一些厂家学习。此套件提供了5套涂装,分别是1个奥地利陆军、1个以色列国防军、2个美国陆军和1个美国海军陆战队涂装。
 楼主| 发表于 2015-4-10 15: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aladinLJJ 于 2015-10-30 07:55 编辑

Part III 开盒照

附上一段国外的开盒视频。



包装盒照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0-9 00: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aladinLJJ 于 2015-10-9 12:51 编辑

因为自己拍的很多板件照丢失,这里使用了部分网上的板件照了,向各位看官道歉。

板件A,炮塔、炮盾零件
A.jpg

可以看到传说中夸张的“疙瘩”铸造纹
A-1.jpg
A-2.jpg

AFV此次提供了不带防雨帆布的裸炮盾
A-3.jpg

板件B,主要是上车体、翼子板部件,车体也开出了铸造纹
B.jpg

板件C,车体其他部件
C.jpg

2个驾驶员座椅下的逃生门,外部形状不同
C-1.jpg

车尾的“栅栏”发动机舱门,正确的形状
C-3.jpg

潜渡时用的发动机排气管,有清晰的焊接纹路
C-2.jpg
C-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0-9 00: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aladinLJJ 于 2015-10-18 23:42 编辑

板件D,行走部分,包括扭杆、后期的主动轮和负重轮/诱导轮
D.jpg
D-1.jpg
D-2.jpg

板件E,炮塔其他部件
E.jpg
E-0.jpg
E-1.jpg
E-2.jpg

板件F,透明件和水贴,车长指挥塔也是透明件,背面是缆绳
F.jpg
水贴
DSC00719_副本.jpg

缆绳
DSC00718_副本.jpg
DSC00720_副本.jpg

板件H,下车体
H.jpg

全是铸造纹,数字编号很清晰
H-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0-9 01: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aladinLJJ 于 2015-10-30 11:48 编辑

板件I,前期的主动轮和负重轮/诱导轮
I_副本.jpg

板件K,主要是发动机舱盖、探照灯
K.jpg
K-1.jpg
K-2.jpg

橡胶履带,开出了每块履带间的空隙
T.jpg
T-1.jpg

火炮防盾的帆布和车长指挥塔机枪上的帆布,橡胶材质,相比而言细节略粗糙
T-3.jpg

探照灯的连接线
T-3.JPG

火炮防盾前的“套套”
T-5_副本.jpg

负重轮/诱导轮中间的橡胶套
RA.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0-9 01: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aladinLJJ 于 2015-10-30 07:57 编辑

金属零件,包括金属炮管、两片蚀刻片,蚀刻片是沃雅代工的。笔者实际收到的套件,还有个用于遮盖负重轮的漏喷板。
10846415_802296493149205_6709370781215733159_n.jpg
GA-1.jpg
GA-2.jpg

有膛线哦
M.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9 0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aladinLJJ 于 2015-10-31 11:24 编辑

Part IV 制作过程

车体制作1

首先是说明书上的一些错误:

说明书上步骤1的错误,两侧C91、C92弄反了
153418iii3gufiuc0aucgg.jpg

说明书上步骤2、3的错误,第一对扭杆是C80,标D4多余了
153418iii3gufiuc0aucgg-1.jpg

说明书上步骤4的错误,漏标了C22、C23,C96的粘接位置错了
153421ieorjf3rr33f3feb.jpg

说明书上步骤9,C38、C39应该是B38、B39
153448srilslrzrisv3s5k.jpg

说明书上步骤16的B6应该是B9
153457hcbkvf292yaz9ydv.jpg

说明书上步骤19的E9应该是E6
153505joyqguyuvh5z6ho1.jpg

车体底部也布满了铸造纹,只是还是一样的夸张。注意文字非常清晰
P9215023_副本.jpg

步骤9中C31零件要钻通,不然根本无法安装,孔钻大一点,以确保舱门顺畅移动
153448srilslrzrisv3s5k (1).jpg
PA065034_副本.jpg

步骤9中E72零件安装注意是这样的,后段和车体粘接,以下是实物照片
PA075039_副本.jpg
IMGP714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9 01: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aladinLJJ 于 2015-10-30 08:02 编辑

车体制作2

驾驶室有简单内构,虽然少了点,但是效果非常不错,对比下实物
PA075035_副本.jpg
Driver\'s Compartment.jpg
PA075036_副本.jpg
IMGP7205.jpg
PA075037_副本.jpg
IMGP7204.jpg
PA075038_副本.jpg
IMGP7206.jpg

涂装后的样子。可以说套件展示的驾驶员内构忠实还原了实物。
PA115051_副本.jpg

发动机舱门都可以打开的,提供了非常大的创作余地。
PA085043_副本.jpg
Power Pack2 001.jpg
DSC00722_副本.jpg

翼子板非常薄,而且反面也有细节,非常难能可贵。
PA085040_副本.jpg

步骤13中的零件C94、C95要这样插到翼子板的卡槽里
PA085041_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9 01: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aladinLJJ 于 2015-10-30 08:23 编辑

车体制作3

如数字所示,标注1的吊环是单独的零件,2是发动机舱盖上集成的,显然立体感不同
PA280153_副本.jpg

这下知道C55这个零件是干嘛用的了,下面是实物照片。另外,笔者发现,套件中驾驶员舱盖上的潜望镜口,和笔者收集的照片都不相同,不知是否是因为不同批次车辆的原因。
PA280157_副本.jpg
IMGP7163.jpg

PA280159_副本.jpg
m60a3_44_of_69.jpg

主炮的行军固定锁直接卡到发动机舱盖的底座上,2个关节都是活动的,但是卡在发动机舱盖上的轴比较脆弱,把玩时要小心
PA280184_副本_副本.jpg

蚀刻片零件GA2实际是一段橡胶,用来遮盖翼子板前部和车体前上侧之间的缝隙。参考下面的实物照片,不用做得横平竖直,上面可以用镊子塞进去一些
PA280151_副本.jpg
M60_028.jpg

两种形式的步兵通讯电话,如下面实物照片,我选择了放在翼子板的那种
PA290210_副本.jpg
M60_003.jpg
m60_09_of_46_副本.jpg

空气滤清器上的透明零件F7,不得不说AFV对于细节是很用心
PA290209_副本.jpg
m60a3_46_of_85.jpg

最后是履带,此款的橡胶履带品质不错,柔软适中,细节表现良好,可以用田宫白盖模型胶水粘接,也比较牢固,只是侧面的合模线不好处理。履带长度也合适,不过和所有橡胶履带的缺点一样,容易“拱”,特别是箭头所示的诱导轮后面、主动轮前面;如果使用原配橡胶履带,建议通过在车体钻孔固定铁丝,或者在翼子板下粘个废弃流道的方式,压住履带,这样拟真度会大幅提高。
PA280181_副本.jpg

最后展示的是没有安装的涉水喉,细微的焊接纹很赞
PA290208_副本.jpg

关于车体涂装顺序,无非就是先做好内构涂装旧化后,遮盖好舱口、驾驶员潜望镜,然后安排整车涂装就好。此套件脱模油比较多,记得务必先洗板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手机版|Archiver|模型网 ( 京ICP备12011049号 )

GMT+8, 2025-5-10 06: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